使用说明:点击“全屏”可放大地图窗口;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;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;地图左上角“+”可放大“-”可缩小;“上下左右箭头”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;点击“三维图/二维图/卫星图”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、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。
人口民族
又对所辖范围内省道、县道进行上等级改造,基本实现省道标准化、县道油路化。建市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紫金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,电力工业发展较快。至2001年,我县江东110千伏输变电站、好义小古、蓝塘双兴等电站相继建成投产;投入3065万元的农网改造第一期工租顷利通过验收,第二期农网改造完成,用电质量明显提高,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目标。邮电行业继续快速发展。
经济发展
发展历程
建国后,紫金县国民经济大幅度增长,结构发生明显变化。紫金县经济的发展,从土地改革后到1988年,大体分为三个发展时期。
第一个时期,1953年始至1957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,属各行各业都得到比较正常发展的时期。农业在土地改革基础上大搞互助合作,大力兴修水利和开展农田基本建设,全县建有库容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37座、总库容量1570.7万立方米,灌溉农田2.53万多亩;工业办有国营企业17个、合作社营和公私合营企业11个、生产合作社(组)68个。1957年,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575万元,比1952年增长80.13%。
第二个时期,1958—1978年,由于“左”的路线指导,是属经济曲折、缓慢发展时期。1958年下半年贯彻建设社会主义“总路线”,工农业生产出现“大跃进”高潮,农村办起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,采取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,兴建了一批水利骨干工程,兴修了中洞至古竹、乌石至南岭等一批公路,新办起地方国营厂矿14个。但由于在经济发展上急于求成,盲目冒进,搞高指标、瞎指挥,经济管理和分配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,刮“一平二调”共产风,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,因而从1959年起农业总产值连年下降。工业上,一些企业成了无米之炊,效益很低。1961年工农业总产值仅4590万元,比1957年下降30.2%。1962年后,贯彻中央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方针,农村体制下放,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,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由30个调整为20个,同时加强计划、生产、技术、劳动等方面的管理和贯彻按劳分配政策,至1966年工农业总产值才恢复到1957年水平。1968年后,为适应支农和战备需要,兴建了一批化学、建材、食品工业企业。1972年后,农业强调“以粮为纲”,大搞单一生产,粮食产量有所上升,但其他经济作物发展缓慢或产量减少。
第三个时期,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紫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。县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工商企业实行各种承包经济责任制,调动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。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农作物布局,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,开发地下资源,发展小水电,大办商品农业。同时,引进外资,兴办“三来一补”企业。这一时期,经济发展很快,效益显著提高。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.13亿元,比1978年1.21亿元增加158.8%。
经济现状
紫金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,综合实力不断增强,目前,全县形成了荔枝龙眼、春甜桔、李梅、三黄鸡、瘦肉型猪等五大农业生产基地,甜竹、单丛茶、蔬菜和甲鱼等基地亦初具规模,“一县数品”、“一镇一品”布局初步形成资源型工业体系逐步完善,全县初步形成制糖造纸、矿冶、水泥、陶瓷、食品加工、制药等“六大工业产品系列”。其中,“三资”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.9%,成为全县经济的生力军。交通运输、建筑、服务、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,城乡市场繁荣,商贸流通活跃。
今天,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。五年来,完成了土地延长承包期30年不变的各项工作,调减粮食播种面积15.68万亩。2002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4.8万亩,比上年同期调减8.7万亩,其中水稻播种56.36万亩,粮食总产23.5万吨;农业总产值15.89亿元。全县水果总面积达32万亩;已建成家庭小庄园30000多个,授牌县级龙头企业35家(其中省级1家、市级3家)。
“三高”农业向区域化布局、专业化生产、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,形成产业化。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增强。至2002年底,东江沿岸古竹、临江一带的荔枝、龙眼基地,面积增至1l万亩;以龙窝为中心的李梅基地,种植面积12.5万亩;以蓝塘为中心的春甜桔基地,种植面积2.2万亩;好义、上义一带的三黄鸡基地,养殖三黄鸡150万只;蓝塘、义容、青溪等镇为主的瘦肉型猪基地,养殖瘦肉型猪10万多头。此外,附城镇的茶叶进入盛产期,特种水产养殖有所扩大,保持一定数量;洋头的甜竹、九树的青梅、临江的蔬菜基地初具规模,“一县数品”、“—镇一品”的格局基本形成。2001年,全县农业总产值15.89亿元,其中畜牧水产产值4.87亿元。2002年,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13000多户69500多人,农村人均纯收入2931元。
工业方面,1998年以来,继续实施“工业立县”战略,以“改革和发展”为主题,以“增加总量,提高效益”为中心,确定改革脱困工作目标,不断创新企业体制和管理体制,大力推进国企产权制度改革,同时扎实招商引资工作,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工业。1998年~2002年,全县国有工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,促进了生产发展。外资、民营企业生产同步发展。至2002年底,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9.32亿元,比1998年增长27%。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.95亿元,国有经济为4318万元、私营经济为7757万元、外资经济为3.54亿元,有限责任公司为1.24亿元。